成语意思犹言矫枉过正。
成语出处明·文征明《铁柯记》:“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,而耿挺特达,卓有建明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无胫而行”。
成语出处唐·白居易《元公墓志铭》:“每一章一句出,无胫而走,疾于珠玉。”
成语意思犹无胫而行。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。
成语出处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卒乎!”
成语意思胫:小腿。没有腿而能行走。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,能迅速传播。
成语出处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无胫而至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珠玉》:“珠雄于此,玉峙于彼,无胫而来,以宠爱人寰之中。”
成语意思蜗:蜗牛;蜗角:比喻极微小的境地。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
成语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,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无精打彩”。
成语出处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,无精嗒彩地低垂着。”
成语意思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。
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:“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不高兴,提不起劲儿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言毕,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,不象往日高兴。”
成语意思用于交往的空套话
成语出处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,不愧外交词令。”
成语意思找不出缺漏之处。
成语出处《魏书·李孝伯李冲传论》:“人参心膂,出干政事,献可替否,无际可寻。”
成语意思犹无隙可乘。
成语出处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卷上:“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……其三为函盖乾坤句,谓泯然皆契,无间可伺。”
成语意思没有踪迹可以寻求。多谓处事为文不着痕迹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·谢方明传》:“有必宜改者,则以渐移变,使无迹可寻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无迹可寻”。
成语出处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盛唐诸人,惟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无计奈何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4回:“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,无计可奈,只得勉强随喜,诚是外喜而内忧也。”
成语意思犹无隙可乘。
成语出处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蔡侯郑伯会于邓公及我盟于唐公至自唐》:“向使中国无间可乘,吾又知其未至此也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无家可归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虽说腰间里都有几两盘缠,却一时无家可奔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无计奈何”。
成语出处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四折:“我今日无计所奈,砍了这一束荆枝,负在背上,回山寨见俺公明哥哥去也呵。”
成语意思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。
成语出处宋·戴翼《贺陈待制启》:“福星一路之歌谣,生佛万家之香火。”
成语意思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。
成语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綝传》:“臣伏自省,才非干国,因缘肺腑,位极人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