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略:侵夺,强取。夺取地盘,攻战城池。指向敌方进攻
成语出处唐·牛僧孺《守在四夷沦》:“夫四夷不守境,不过于略地侵城,是有败无亡也。”
成语意思披露肝胆。比喻待人坦诚之至。
成语出处唐·李远《蝉蜕赋》:“擘肌分理,有谢于昔时;露胆披肝,请从于今日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开诚相见。也形容非常忠诚。
成语出处唐 黄滔《启裴侍郎》:“沾巾堕睫,沥胆披肝,不在他门,誓于死节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露胆披肝”。
成语出处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:“露胆披诚,何能以酬屡顾。”
成语意思喻人多互相依赖,反而办不成事。
成语出处宋·李季可《松窗百说·恃众》:“今不救之,罪分于众而难责,则皆莫之顾,况横身犯众,为人肩利害事耶?谚所谓龙多乃旱是也。”
成语意思丹:按药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;或是精炼的成药;灵丹:灵验;妙:指有特殊效力。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。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灵丹妙药都不用,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葱。”
成语意思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。
成语出处《宋史 选举志二》:“寸晷之下,惟务贪多,累牍连篇,何由精妙?”
成语意思犹言浪蝶狂蜂。比喻寻花问柳的浪荡子。
成语出处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姑阻》:“我若做浪蝶游蜂,老天呵,须教是裾马襟牛。”
成语意思立:站;盹:瞌睡。站着要打盹,行走要睡觉。形容非常疲倦
成语出处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,我,我立盹行眠。”
成语意思谓醉心于圣道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乐志》:“与君周旋,乐道忘饥。我心虚静,我志沾濡。”
成语意思流宕:流浪,飘泊;反:同“返”,回家。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
成语出处晋·杜预《春秋左氏传序》:“雷同影附,流宕忘反,非一时也。”
成语意思非常灵验、能起死回生的奇药。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。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还有不少的人,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,似乎只要得到了它,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。”
成语意思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;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。也指零星消灭。
成语出处胡天培《山村新人》:“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,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,以高价出售。”
成语意思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”。
成语出处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,圣王之道也,儒之所谨守也。”
成语意思说三道四,花言巧语。
成语出处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谁听你两道三科,嚷似蜂窝,甜似蜜钵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力均势敌”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·刘穆之传》:“力敌势均,终相吞咀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
成语出处宋 李纲《谢移沣州居住表》:“进不量其浅薄,退遂致于烂额焦头。”
成语意思急忙;赶快。
成语出处姚雪垠《长夜》三二:“菊生不敢怠慢,连二赶三地穿好衣服,跳下床来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连三接二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,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。”
成语意思沥胆披肝。
成语出处明·唐寅《与文征明书》:“沥胆濯肝,明何尝负朋友,幽何尝畏鬼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