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形容人品德卑下;粗鄙;毫无廉耻。
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贾某总办河工,浮开报销,滥得保举。到京以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,并串通黄某,到处钻营,卑鄙无耻。”
成语意思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
成语出处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,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。”
成语意思本:树根;原:根源。比喻背弃根本,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
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成语意思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慕容垂载记》:“将军欲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者,自可任将军兵势,何复多云。”
成语意思帛:丝织品;菽:豆类;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指生活必需品。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《宋史 程颐传》:“其言之旨,若布帛菽粟然,知德者尤尊崇之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病了很久,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
成语出处冯德英《山菊花》下部第四章:“为个穷放蚕的闺女,病病殃殃的,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,值得这么用心,花这么大的费用?”
成语意思本本:根本;源源:源头。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:“从头至尾,抹角转弯,本本源源,滔滔汩汩的,告诉母亲一遍。”
成语意思与夺:给予或夺取。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。
成语出处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自叙》:“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,比方伦匹,未必当允,而褒贬与夺,或失准格。”
成语意思彬彬:配合谐调。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,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
成语出处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》:“知本末,重纲常,彬彬文质好行藏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你教大爷歇歇吧,他病病歪歪!”
成语意思布缝的被子,瓦制的器皿。形容生活检朴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王良传》:“(王良)在位恭俭,妻子不入官舍,布被瓦器。”
成语意思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,不让别人参与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》:“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,不得一意孤行,把持包办,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。”
成语意思炳炳:光明的样子;凿凿:确实,明确。形容所述明确有据
成语出处《明史·海瑞等人传赞》:“而指陈时政,炳炳凿凿,鲠亮有足称者。”
成语意思非常直,没有曲折、弯弧或棱角
成语出处朱自清《巴黎》:“夹道两行树,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。”
成语意思朱:正红色。白的白,红的红。指色彩各异的花木
成语出处唐 韩愈《感春三首》诗:“晨游百花林,朱朱兼白白。”
成语意思折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6回:“袁本初败兵折将。”
成语意思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不阴不阳。指态度暧昧
成语出处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9回:“合寄姐说了几次,他又不雌不雄。”
成语意思瞋:通“嗔”,生气。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
成语出处《动摇》:“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。”
成语意思人不傻,耳朵也不聋。常与“不成姑公”连用,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 庾炳之传》:“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