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案:通“按”,手抚;兵:兵器;束:捆束;甲:盔甲。放下兵器,捆束铠甲。指停止作战
成语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若不能当,何不案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。”
成语意思安:平安;危:危险;灾难。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;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是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成语意思甲:铠甲,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
成语出处唐《敦煌变文集·卷一·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成语意思甲:铠甲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
成语出处《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成语意思佛家语,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。
成语出处《瑜伽师地论》第61卷:“何云何爱别离苦?当知此苦,亦由五相。”
成语意思敖:通“傲”,傲慢。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
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
成语意思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,则爱博而情不专。”
成语意思阿鼻:梵语的译音,意译为“无间”,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。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。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。
成语出处语出《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》:“下至阿鼻地狱。”
成语意思邦:古代诸侯的封国;后泛指国家。定:使安定。使国家安定、巩固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一折:“老将军无阵云收,若题着安邦定国,受赏封侯。”
成语意思犹按兵不动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第三折:“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,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。”明 无名氏《精忠记 挂冠》:“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,岂有按兵不举之理?”
成语意思昂昂:气概昂扬,大模大样;自若:象平常一样。形容无所顾虑,从容自如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25卷:“三士带剑立于殿下,昂昂自若。”
成语意思安堵:相安,安定。犹言安居乐业。
成语出处三国 魏 钟会《檄蜀文》:“百姓士民,安堵乐业。农不易亩,市不回肆。”
成语意思度:通“渡”,过渡,引申为传授。金针: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,七夕祭织女,织女送她一根金针,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;后因以比喻秘诀。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。又借指幕后交易。
成语出处见唐·冯翊子休《桂苑丛谈·史遗》。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,七夕祭织女,织女送她一根金针,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。
成语意思文书劳累身体。形容公事繁忙。
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
成语意思分:本分,自己分内的。习惯于平稳的生活,安守本分。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四:“如有一般人,只安常守分,不恁求利,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,察其所安,又看他心所安稳处,一节深一节”。
成语意思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,保守旧的一套。指守旧不知变革。
成语出处明·海瑞《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》:“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。至任以来,千万人以鼓舞作兴,翻然改革望之矣。”
成语意思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
成语出处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 奇术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躯,寻章摘句懒攻儒。”
成语意思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,并用蒲叶包着车轮,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。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武帝纪》:“遣使者安车蒲轮,束帛加壁,征鲁申公。”
成语意思察:细看,详审;访:寻访。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
成语出处《金史 世宗纪中》:“此辈暗察明访,皆著政声。”
成语意思好:喜爱。爱护、重视人才
成语出处《晋书 殷仲文传》:“刘毅爱才好士,深相礼接,临当之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