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旧时指大臣尽忠,小臣尽职。
成语出处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臣法,小臣廉,官职相序,君臣相正,国之肥也。”
成语意思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
成语出处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成语意思剪短头发,身上刺着花纹。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。
成语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七年》:“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祼以为饰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蹈汤赴火”。
成语出处唐·孙揆《灵应传》:“君子杀身以成仁,殉其毅烈,蹈赴汤火,旁雪不平,乃宝之志也。”
成语意思覆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。也形容闹得很凶。
成语出处唐 刘商《胡笳十八拍》六:“天翻地覆谁得知?如今正南看北斗。
成语意思磨刀拔剑。谓以武力反抗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·傅隆传》;“向使石厚之子、日磾之孙,砥锋挺锷,不与二祖同戴天日,则石碏、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?”
成语意思见“鼎足三分”。
成语出处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必推却。”
成语意思射:射出。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,充耳不闻,无动于衷。
成语出处唐 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诗:“世人闻此皆掉头,有如东风射马耳。”
成语意思横征暴敛。
成语出处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八:“当毒赋剩敛鞭箠马牛其人之日,一漕夔,再漕潼,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。”
成语意思仔细察看分布状况
成语出处宋 秦观《奇兵》:“奕者之斗棋也,谛分审布,失其守者逐而攻之。”
成语意思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”
成语意思谓铲除妖魔鬼怪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大破蚩尤》第二折:“我我我,仗神锋断怪除妖,是是是,赁道法驱邪斩虎。”
成语意思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成语出处宋 苏轼《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》:“乃者奸言诐行,蠹国残民之状,论者纷然,方议其罪,而悖德隐恶,达于朕听,考实其状,至不忍言。”
成语意思残缺不全的字画。管,笔;沈,墨汁。
成语出处明 焦竑《李氏〈焚书〉序》:“宋元丰间,禁长公之笔墨,家藏墨妙,抄割殆尽,见者若祟。不逾时而征求鼎沸,断管残沈,等于吉光片羽。”
成语意思谓自封为王,称霸一方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陈仓路》第三折:“都待要分疆土,霸山川,寻战讨,相攻拒,出来的道寡称孤。”
成语意思卑:低;迩:近。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,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
成语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成语意思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成语出处元 刘祁《归潜志》卷十三:“因思一时富贵权势之人,生长纨绮中……非惟不知稼穑之艰难,流于奢淫以蠹国病民,抑又不知世间温饱安逸之正味为不少。”
成语意思登高:登上高处,指身临其境。赋: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,此借指创造。登上高处,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,触景生情,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,以言其志。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。亦作“登高能赋”。
成语出处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孔子游于景山之上,子路、子贡、颜渊从。孔子曰:‘君子登高必赋,小子愿者何?’”
成语意思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。同“大功告成”。
成语出处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诸生、庶民大和会,十万众并集,平作二旬,大功毕成。”
成语意思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歆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弄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