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端:端正,清理。本:根本。源:根源。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端本正源者,虽不能无危,其危易持。”
成语意思①指授官太滥。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。
成语出处《文选 任昉》“华貂深不足之叹”唐 李善注:“赵王伦篡位,时侍中、常侍九十七人,每朝,小人满庭,貂蝉半坐,时人谣曰:‘貂不足,狗尾续。’”
成语意思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。比喻欲望越来越大;贪心不足。
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。
成语出处《剪灯新话 天台访隐录》:“建炎南渡多翻覆,泥马逃来御黄屋……东窗计就通和好,鄂王赐死蕲王老。”
成语意思厚:大;亡:损失。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,引起众人的怨恨,最后会损失更大。
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是故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口才。
成语出处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倒持泰阿。戈、矛,皆兵器。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,斯谓倒持戈矛,以鳟授寇者也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倒持泰阿。干、戈,皆兵器。
成语出处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大兵聚会,强者为雄,所谓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,功必不成,只为乱阶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对床夜雨”。
成语出处苏曼殊《致刘三书》:“回忆秣陵半载,对床风雨,受教无量,而今安可得耶?”
成语意思比喻空口说大话。
成语出处《妙法莲华经 序品》:“今佛世主,欲说大法,雨大法雨,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多才多艺”。
成语出处《书·金縢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,不能事鬼神,乃命于帝庭,敷佑四方。”
成语意思彻:明白;悟:领会。形容彻底醒悟。
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《伊尹耕莘》楔子:“盖凡升天之时,先参贫道,授与仙诀,大彻大悟后,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。
成语意思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0卷:“周三那厮,打出吊入,公然干颡。”
成语意思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雕虫末技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唐顺之《答翁东厓总制书》:“俟公破虏功成,当以向时雕虫末伎,作为铙歌鼓吹曲,以继《采芑》《江汉》之余响。”
成语意思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,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。
成语出处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子路曰:‘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,见之而不言,何邪?’仲尼曰:‘若夫人者,目击而道存矣,亦不可以容声矣。’”
成语意思见“鼎成龙去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国事一·象简龙衣联》:“高庙鼎成龙升之日,建文即位,成祖以燕王来,奔而不朝,盖以叔不拜侄也。”
成语意思得:贪得;放:释放。收受贿赂,私放嫌犯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你做公差所干何事?若非用计谋死,必然得财买放,有何理说?”
成语意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鼎成龙去”指帝王去世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於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雕虫篆刻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下第》:“不须泪涟。有日眉扬额点,且自雕虫刻篆,我这里尽清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