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。辖,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,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事类》:“故事得其要,虽小成绩,譬寸辖制轮,尺枢运关也。”
成语意思病了不能打柴。自称有病的婉辞。
成语出处见“采薪之忧”。
成语意思喘一口气的功夫。比喻时间短。
成语出处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遊釜中,喘息须臾之间耳!”
成语意思比喻追求功名利禄。
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夫鹓雏,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。于是鸱得腐鼠,鹓雏过之,仰而视之曰:‘吓!’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?”
成语意思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,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
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
成语意思策勋:把功勋记载在简策上;饮至:指诸侯朝、会、盟、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。庆功祝捷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凡公行告于宗庙,反行饮至,舍爵策勋焉。”
成语意思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
成语出处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修炼长生不老之术。
成语出处明 袁宗道《李母寿序》:“吾固久知太夫人,不必餐霞饮液,而自翛然出弢帙之外。”
成语意思乘:趁着;虚:空隙,弱点。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
成语出处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》:“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。”
成语意思穿:凿通;逾:越过。指穿洞翻墙的偷窃行为
成语出处明·杨慎《“坎为盗”》:“坎之为卦,外阴柔而内刚狠,有穿穴逾墙乘墉伏莽之状也。”
成语意思兴:起。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劳辛苦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吴书·韦曜传》:“故勉精历操,晨兴夜寐不遑宁息,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成语意思畅:尽情;叙:叙谈。尽情地叙谈倾诉
成语出处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成语意思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。
成语出处宋 苏轼《春夜》诗:“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”
成语意思餐食日霞,吞饮日光。指超尘脱俗,修炼成仙。
成语出处南朝 梁 陶弘景《冥通记》卷一:“夫作道士,皆须知长生之要。尔既未能餐霞饮景,克己求真,徒在世上,无益于体。”
成语意思乘舆:帝王坐的车。指帝王流亡在外
成语出处《明史·王竑传》:“向使乘舆播迁,奸党犹在,国之安危未可知。”
成语意思壅:堵塞。溃:决口,堤岸崩坏。堵塞河流,会招致决口之害。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,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。
成语出处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邵公曰:‘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必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,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,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成语意思疑:疑虑。心怀疑虑,迟迟不能决定
成语出处《周书·薛善传》:“而崇礼犹持疑不决。”
成语意思沉吟:深思吟味,引伸为犹豫;决:决断。形容人遇到难题时,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。
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操《秋胡行》:“沉吟不决,遂上升天。”
成语意思鹑衣: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;百结:补丁摞补丁的衣服。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;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。形容衣服破烂不堪。
成语出处宋 李昉《太平广记》:“时有一人,鹑衣百结,颜貌憔悴,亦往庙所。”
成语意思犹豫疑惑,不能决定
成语出处《隋书 段文振传》:“迟疑不决,非上策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