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。
成语出处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。”
成语意思葑:蔓青,叶和根、茎都可食,但味苦;菲:芜菁类植物。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
成语出处《诗经 邶风 谷风》:“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毫无才学。亦用为谦词。
成语出处元 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老夫疏于学问,草腹菜肠,对着众位长者,也吟诗一首,万望勿哂者。”
成语意思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
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8回:“莫讲粗风暴雨,不能招架,就是小小一阵凉飕,只怕也难支持了。”
成语意思垂:流传。范:典范。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。
成语出处宋·陆游《跋李庄简公家书》:“虽徙海表,气不少衰,丁宁训戒之语,皆足垂范百世。”
成语意思指众多的求书画者。尺二,指卷轴高度。
成语出处宋·陶穀《清异录·文用》:“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,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。少师范见则浩叹曰:‘无奈许多债主,真尺二冤家也。’”
成语意思张扬恩遇凭恃宠幸。
成语出处明·张居正《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书》:“吾平生学在师心,不蕲人知,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,即万世之是非,亦所弗计也,况欲侈恩席宠,以夸耀流俗乎?”
成语意思犹俯首帖耳,形容驯服听命。
成语出处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李愬》:“故虽驱而用之,而垂耳下首,卒不敢动。”
成语意思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。“尺二”即指当时“尽”字的俗体“尽”字。
成语出处宋·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声画押韵贵乎审》:“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,……先生见卷子上书‘盡’字作‘尽’,必欲摈斥。考官乃上庠人,力争不可。先生云:‘明日揭榜,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,则吾辈将胡颜?’竟黜之。”
成语意思除:去除;恶:邪恶;指坏人坏事;务:必须;一定。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、彻底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 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尽。”
成语意思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
成语出处《书·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”蔡沈集传:“去恶则务绝根本。”
成语意思痴:呆,傻。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。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
成语出处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:“莫向痴儿说梦,且作山人索价,颇怪鹤书迟。”
成语意思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
成语出处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谚曰: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从恶如崩”。
成语出处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谚曰:‘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’”
成语意思惩:责罚;劝:勉励。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成语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四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称微而显,志而晦……惩恶而劝善。非圣人谁能修之?”
成语意思锷:剑刃。比喻人不露锋芒。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:“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不是要埋冤他,正深爱着他,要他藏锋敛锷,以成大器。”
成语出处明·李东阳《麓堂诗话》:“予独谓高牙大纛,堂堂正正,攻坚而折锐,则刘有一日之长。若藏锋敛锷,出奇制胜,……则於虞有取焉。”
成语意思烽火熄灭,柝声寂静。喻边疆无战事。
成语出处唐·玄宗《明堂乐章·舒和》:“偃武修文九围泰,沉烽静柝八荒宁。”
成语意思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”
成语意思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二折:“既唐公不念前分仇,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,免得咱一度可喜两度丑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成风斤”。
成语出处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,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