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
成语出处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3回:“这是送上门的。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,过这村,就没这店了。”
成语意思昆山:昆冈,古代产玉的地方。桂花林中的一枝花,昆山中的一块玉。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
成语出处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累迁雍州刺史。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
成语意思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,到头来自己受害。
成语出处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0回:“古人说的‘关门养虎,虎大伤人’。这个东西,如何养得熟的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别人的事。
成语出处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》:“王定拜别三官而去。正是: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。”
成语意思弦:弓上的牛筋绳子;鞘:装刀剑的套子。弓张上弦,刀拔出鞘。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
成语出处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不许交头接耳,不许语笑喧哗,弓弩上弦,刀剑出鞘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见弃,没有好下场。
成语出处《文子 上德》:“狡兔得而猎犬烹,高鸟尽而良弓藏,名成功遂身退,天道然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
成语出处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32回:“人常说:墙倒众人推,鼓破乱人捶。”
成语意思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,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。多指有偏见的批评。
成语出处《新华半月刊》1959年第2期:“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,吹毛求疵,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。”
成语意思须:应当。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
成语出处元·孟德耀《举案齐眉》第二折:“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。这小贱人无理,瞒着老夫,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。”
成语意思其:敌方;意:意料。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,行动出乎对方意外
成语出处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计篇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”
成语意思乖:不和谐;戾:罪。指不和招致祸患,和睦带来吉祥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想到这里,就令人不能不信‘乖气致戾,和气致祥’这句话了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,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
成语出处邓拓《英雄的路》:“人们常说的‘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’的奇迹,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。
成语出处朱自清《公园》: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井水不犯河水。”
成语意思归师:撤退的军队;掩:乘人不备进行袭击;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,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5回:“‘归师勿掩,穷寇莫追。’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。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。”
成语意思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,就要登得更高。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。
成语出处唐 王之涣《登鹳鹤楼》诗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;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成语意思须:应当。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
成语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0回:“正是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!公子听得仔细,即心中转道:‘奇怪,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?’”
成语意思弦:弓上的牛筋绳子;鞘:装刀剑的套子。弓张上弦,刀拔出鞘。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
成语出处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1回:“一个个弓上弦,刀出鞘,支更坐夜。”
成语意思掩:乘人不备进行袭击。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,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。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,以免不测的牺牲。
成语出处《孙子·军事》:“归师勿遏,师必阙,穷寇勿追。”
成语意思经过瓜田,不可弯腰提鞋;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
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成语出处《艺文类聚》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