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一根丝绞不成线。比喻个人力量单薄,难把事情办成。
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9回:“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,有心要救他,只是单丝不成线,孤掌岂能鸣。”
成语意思见:显现。读书上百遍,书意自然领会。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
成语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》:“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‘必当先读百遍’,言‘读书百遍而义自见。’”
成语意思比喻有所依托,事情就好办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一折:“每日则是吃他家的,便好道这大树底下好乘凉。”
成语意思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不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不含糊。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不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不含糊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3回:“我看你利害,明儿有了事,我也‘丁是丁,卯是卯’的,你也别抱怨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。
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4回:“我也只愿得无事,落得‘河水不洗船’,但做事也要‘打蛇打七寸’才妙。”
成语意思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,小事变成没事,息事宁人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‘大事化为小事,小事化为无事’,方是兴旺之家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俗话说:‘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。’……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,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。”
成语意思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
成语出处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八卷:“僧问: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’师曰:‘入市乌龟。’曰:‘意旨如何?’师曰:‘得缩头时且缩头。’”
成语意思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
成语出处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
成语意思动:感动;泣:低声哭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
成语出处清·汪琬《烈妇周氏墓表》:“然则匹妇虽微,及其精诚所激,往往动天地,泣鬼神,何可忽也?”
成语意思槛:关家畜的栅栏。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。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,不能受制于人,任人摆布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:“荆书与东海王疆曰:‘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。’”
成语意思指头目见面好说话,喽啰们难缠。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
成语出处鲁迅《路》:“现在的人间也还是‘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’的处所。”
成语意思得意:称心如意;宜:适宜。称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干第二次。指做事应有所节制,适可而止
成语出处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包公摇头道:‘得意不宜再往,待我细细思索便了。’”
成语意思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
成语出处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有什么不好的呢?”
成语意思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
成语出处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,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弄得百事俱废,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?”
成语意思骥:良马。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,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。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,才能看出人的优劣。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曹植《矫志》“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。”
成语意思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。形容知音难觅
成语出处谢觉哉《知己难》:“所谓‘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’,‘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’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,只怕走遍天下,打着灯笼没处找去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要错过了,打着灯笼没处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