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眷眷:爱恋。依恋不舍之心。
成语出处汉 荀悦《汉纪 文帝纪下》:“既定汉室,建立明主,眷眷之心,岂有异哉。”
成语意思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。
成语出处罗正纬《滦州革命纪实初稿》:“除暴安良,乃革命真谛;救饥拯溺,实吾辈天职。”
成语意思指吃苦耐劳、朴实节俭的作风。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要勤俭建国,反对铺张浪费,提倡艰苦朴素、同甘共苦。”
成语意思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:“你看那众和尚,搬箱抬笼,抢桌端锅,满院里叫苦连天。”
成语意思救济爱惜穷苦的人。
成语出处元·侯善渊《沁园春》词:“善惠谦柔,济苦怜贫,随方就圆。”
成语意思闭口不说话。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。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。
成语出处明 张煌言《上延平王书》:“而所为若是,则其将何所依倚,故不敢缄口结舌,坐观胜败。”
成语意思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。
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虽不会法灸神针,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。”
成语意思发出很大的声音,使昏聩的人觉醒,耳聋的人感知。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
成语出处陈去病《论戏剧之有益》:“贤士大夫主持风教,固宜默握其权,时与厘定,以为警愦觉聋之助,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。”
成语意思济:接济;扶:扶助。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。
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,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。”
成语意思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
成语出处元 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成语意思俭:节省,俭约;廉:廉洁。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
成语出处明·周顺昌《第后柬德升诸兄弟》:“又谓惟淡可以从俭,惟俭可以养廉。有味哉,有味哉!”
成语意思金;玉:比喻珍贵。在戏曲和旧小说中;常说皇帝是金口玉牙;说什么就是什么;不能随意更改。现比喻说一不二。也作“金口玉言”。
成语出处晋 夏侯湛《抵疑》:“今乃金口玉音,漠然沉默。”
成语意思金、玉:比喻贵重。科、律:法律条文。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须遵守的信条。
成语出处前蜀 杜光庭《胡常侍修黄箓斋词》:“金科玉律,云篆瑶章,先万法以垂文。”
成语意思俭:节俭;廉:廉洁。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。
成语出处《宋史·范纯仁传》:“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成语意思进:前进;退:退却;据:占据。前进可以攻击,后退可以固守。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
成语出处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29回:“要是利用得好,那是进可以攻,据可以守,游可以击,退可以走。”
成语意思进:前进;退:退却;守:防守,固守。前进可以攻击,后退可以固守。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
成语出处明·归有光《菎山县倭寇始末书》:“凡此数事,果能断自乃心,豫有成算,则用足兵强,形势险固,人心坚励,进可以攻,退可以守。”
成语意思害怕得脸都变了色。
成语出处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32章:“满朝文武见皇帝如此震怒,个个惊恐失色,替黄道周捏了一把冷汗。”
成语意思措:安排。害怕得脸都变了色
成语出处都德《柏林之围》:“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。”
成语意思连续不间断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
成语意思尊敬老人,爱护小孩
成语出处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47回:“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,每届冬至前后,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