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杜绝:堵塞、断绝;患:祸害、祸患。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,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
成语出处鲁迅《彷徨 肥皂》:“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,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。”
成语意思打仗时弹药用完;粮食也吃完了。形容情况困窘;处境危急。
成语出处宋 魏了翁《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》:“血战三日夜,矢尽援绝,遂死之。”
成语意思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
成语出处汉 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
成语意思遁、潜:隐藏。迹、形:踪迹,形迹。指隐藏踪迹和身形。
成语出处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园中落穽》:“若要行刺呵,要隐。当遁迹潜形,翦蔓除根才事稳。”
成语意思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尽:全部;利:利益。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
成语出处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人能尽其才,地能尽其利,物能尽其用,货能畅其流。”
成语意思古代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。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你掩护的东西
成语出处庐隐《今后妇女的出路》:“她们拿拥护母权作挡箭牌,暗地里过着寄生的享乐生活。”
成语意思街、巷:指邻里街坊。形容无事生非,寻衅闹事,耍无赖。
成语出处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六回:“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,打街骂巷,原是不安本分的人。”
成语意思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。
成语出处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5回:“目今大江南北,盗贼蜂起,江淮之地,十去其五;河南、河北,或复或失,不得安宁。”
成语意思道、途:路。走到路的尽头。形容无路可走,面临末日。
成语出处《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》:“继岌徘徊泣下,谓李环曰:‘吾道尽途穷,子当杀我。’”
成语意思惊:惊恐。担受惊恐、害怕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俺出门红月乍平西,归时犹未夕阳低,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。”
成语意思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。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
成语出处梁实秋《谈考试》:“冒冒然去应试,只是凑热闹,劳民伤财,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。”
成语意思聚积成堆,如同小山。形容极多
成语出处宋 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》:“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,牛车填塞道路,车尾相衔,数千万量不绝,场内堆积如山。”
成语意思断裂的井栏;塌毁的院墙。形容田宅毁弃的破败荒凉景象。
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
成语意思笔:文笔。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:“恺之每画人成,或数年不点目睛。人问其故。答曰:‘四体妍蚩,本无阙少于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睹中。’”
成语意思弹药用光了;后援也断绝了。形容战事危急;陷于绝境。
成语出处宋·杨万里《钤辖赵公墓志铭》:“公挺身与兵,屡捷。七年,粮尽援绝,势不能复支,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。”
成语意思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、格调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用于大事的计策,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。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。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七回:“孔明连夜驱兵,真出祁山前下寨,收住军兵,重赏姜维。维曰:‘某恨不得杀曹真也!’孔明亦曰:‘可惜大计小用矣。’”
成语意思给予极大的方便。
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《僧尼共犯》四:“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,放俺还俗,便成配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