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,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。指言行不一致
成语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,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成语意思甲:铠甲,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
成语出处唐《敦煌变文集·卷一·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成语意思俗:习俗。溺:沉溺,陷入。拘守于老习惯,局限于旧见闻。形容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
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常人安于故俗,学者溺于所闻。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。”
成语意思易:变易,转变。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,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
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,缓急相摩,聚散以成。”
成语意思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。
成语出处《南史 任昉传》:“褚彦回尝谓遥曰:‘闻卿有令子,相为喜之。所谓百不为多,一不为少。’由是闻声藉甚。”
成语意思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成语出处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第224卷:“鄙谚有之‘不痴不聋,不为家翁’,儿女子闺房之言,何足听也?”
成语意思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成语出处《南史·庾仲文传》:“言‘仲文贵要异他尚书’,又云‘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’。敢作此言,亦为异也。”
成语意思兵器藏进武库,军马放入华山。指天下太平。
成语出处北周 庚信《贺平邺都表》:“当今鹿台已散,离宫已遗,兵藏武库,马入华山。”
成语意思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:“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,以致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,陷入目前的绝路。”
成语意思指要杀人见血、动手拼命。红刀子:带血的刀子。
成语出处"""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不和我说别的还可;再说别的,咱们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!”"""
成语意思耕:翻松田土以备播种。不种田却有饭吃,不织布却能穿丝绸。形容不劳而获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9卷:“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住下高堂清舍,烧香吃茶。”
成语意思耕:翻松田土以备播种;蚕:养蚕。不种田却有饭吃,不养蚕却能穿丝绸。形容不劳而获
成语出处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而无益于理,往来浮游,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。”
成语意思将八公山上的草木,都当作是士兵。形容极度惊恐,疑神疑鬼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苻坚载记下》:“(苻)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,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成语意思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,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。
成语出处宋·马永卿《懒真子》第三卷:“夫为人画策,则工;若自为计,多拙。故曰傍观者审,当局者迷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: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方针,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,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。”
成语意思智:智慧,见识。不经历一件事情,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0回:“俗语说:‘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’我如今知道了,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!”
成语意思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
成语出处《南齐书·张融传》:“太祖索奇爱融,为太尉时,时与融款接。见融常笑曰:‘此人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。’”
成语意思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
成语出处清·张岱《周宛委墓志铭》:“如此异才,求之天下,真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
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楔子:“自古道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,他若领兵前来,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,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。
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8回:“西门庆道:‘常言‘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’,事到其间,道在人为。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,早差人上东京,央及老爷那里去。’”